带虎字的成语集锦

在语言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下面,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,有关虎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
虎 读音是hǔ,部首是虍,笔画是8画,繁体字是虎,结构是半包围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
◎ 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险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险境地)。虎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虎狼(喻凶残的人)。虎头蛇尾。虎踞龙盘。龙腾虎跃。
◎ 勇猛、威武:虎将。虎势。虎劲。虎威。虎虎。虎气。
◎ 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
◎ 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

含“虎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
龙骧虎视(lóng xiāng hǔ sh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 潘勖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君龙骧虎视,旁眺八维,掩讨逆节,折冲四海。” 用法:龙骧虎视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的气慨威武。 成语释义为象龙马高昂着头,象老虎注视着猎物。形容人的气慨威武。也比喻雄才大略。

熊虎之士(xióng hǔ zhī sh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方今二贼未灭,戎车亟驾,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。” 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熊虎:猛兽。指勇猛之士

龙盘虎踞(lóng pán hǔ jù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汉 刘胜《文本赋》:“条枝摧折,既剥且刊,见其文章,或如龙盘虎踞,复似鸾集凤翔。” 用法:龙盘虎踞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盘:曲、绕;踞:蹲或坐。像龙盘绕;像虎蹲坐。形容地势险要雄伟。

龙飞虎跳(lóng fēi hǔ tià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人部》:“龙飞虎跳之喻,尚未足云,洵书中集大成手也。” 用法:龙飞虎跳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法等。 成语释义为喻笔势遒劲奔放。

潜龙伏虎(qián lóng fú hǔ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何文焕《双珠记·西市认母》:“今日里笔生香,冠礼闱,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。” 用法:潜龙伏虎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未受赏识的人才。 成语释义为潜藏的蛟龙,潜伏的猛虎。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。

跟“虎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
统豺虎,御边幅,号令明,军威肃---《满江红·喜遇重阳》宋江 宋朝

笑别庐山远,何烦过虎溪---《别东林寺僧》李白 唐朝

去年射虎南山秋,夜归急雪满貂裘---《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》陆游 宋朝

龙吟虎啸一时发,万籁百泉相与秋---《听安万善吹觱篥歌》李颀 唐朝

儿女纷纷夸结束,新样钗符艾虎---《贺新郎·端午》刘克庄 宋朝

含“虎”字的成语大全

前门去虎,后门进狼、虎体元斑、敲山震虎、龙拏虎攫、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

虎据龙蟠、猛虎添翼、虎体熊腰、凭河暴虎、鼠技虎名

成语,在大家平常生活中也是时时会被使用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认知的,不然,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的。上文有关“虎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虎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